福建人燉湯放的像細樹根一樣的中藥叫什么,各地立冬吃什么
好像是竹葉參。竹葉參,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萬壽竹Disporum cantoniense (Lour.) Merr.的根及根莖。分布于長江以南及陜西、臺灣、西藏等地。具有祛風濕,舒筋活血,清熱祛痰止咳之功效。
福建立冬不吃湯圓,冬至才吃湯圓
福州立冬 — 吃魚丸
福州魚丸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漢族小吃之一。很多福州人立冬這天選擇吃魚丸,福州魚丸營養豐富,口感好,筋力佳,色澤潔白,質嫩滑潤富有彈性,煮湯煮面皆可,煮出來的湯汁味道更是鮮美。
廈門立冬 — 吃姜母鴨
廈門姜母鴨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閩南名菜,屬于閩菜系廈門菜。廈門姜母鴨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及米酒等燉煮而成。成菜味道鮮香,甘辛兼備,且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祛寒化痰等功效。姜母鴨自家做的比較少,因此,立冬一到,就有很多人開始排隊買姜母鴨。
寧德立冬 — 吃海鮮
寧德,沿海城市,盛產大黃魚、海參等海鮮,素有“中國大黃魚之鄉”的美稱。立冬這天寧德人也會吃海鮮,以此來補充蛋白質,提高免疫力,比如海參,高營養、高蛋白、低脂肪,是補充蛋白質的好選擇。
莆田立冬 — 吃羊肉
莆田地區有些地方立冬會燉煮羊肉,補益中氣,驅寒暖胃。干燜羊肉是福建莆田仙游的傳統名肴。干燜羊肉用的必須是仙游當地高山原野上放牧的上好的當地山羊為原料。與其他煮法的羊肉不同點在于干燜羊肉皮肉更完好、晶瑩透亮、肥而不膩、熟而不爛、軟而不韌、無腥不膻、脆嫩香醇。
泉州 — 吃牛肉
閩南民間的補冬習俗在漢族地區里面是有典型性的,補冬是閩南人的一個重要節氣習俗。閩南人在立冬之日要進食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牛羊、魚鱉等配合滋補輔料一起烹燉,增強藥補的效用。
漳州立冬 — 吃地瓜
立冬飲食切記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漳州人注重養生,立冬多吃雞鴨牛羊肉的同時,還會注意葷素合理搭配,吃些新鮮蔬菜來解膩,比如漳浦地瓜,皮薄體豐,肉質細膩,比普通地瓜更甜,口感更糯更香。
龍巖立冬 — 喝雞湯
龍巖人立冬這天愛進補雞湯,煲上一鍋雞湯,濃濃的香味,滋補營養,積蓄熱量,暖身驅寒,迎接寒冬的到來。煲碗好雞湯可不能少了它——香菇,菇香濃郁,肉質肥嫩,營養豐富, 是煲湯的好材料。
三明立冬 — 煲老鴨湯
三明各縣立冬食俗略有不同,但也大同小異,基本是吃湯圓以及食用雞鴨等一些進補食材。煲一鍋竹蓀老鴨湯,具有氣血雙補、補虛養身、治小兒營養不良等功效,正適合這個時節補益。
南平立冬 — 喝蓮子湯
立冬這天多煲湯,雞鴨魚肉湯解膩輔助配料——蓮子,粒粒飽滿,易燉煮食,煲出的肉湯味濃清香。玉竹蓮子鴨肉湯是一道很好的滋補湯品,有益于清心醒脾,補脾止瀉,養心安神明目。
參草堂養生網版權聲明:以上內容作者已申請原創保護,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授權事宜、對本內容有異議或投訴,敬請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將盡快回復您,謝謝合作!